近年来,宁波一直走在探索推进垃圾分类智能化、精细化的路上,通过在居住小区推广落地生活垃圾智能回收箱,逐步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投放设施智能化升级,打造智慧高效的源头投放体系。近日,东海花园与明南社区积极实践“居民事居民议、多方齐助力”的协同治理新模式,显著提升了生活垃圾智能回收箱的落地效率与使用效果,赢得了居民的广泛认可,也为社区环境改善、品质提升注入了新动力。
东海花园社区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精准定位智能箱点位、合理设定规格、发布公示征集民意,确保方案科学合理。施工过程注重协调,并通过网格推动、线上传播等多渠道铺开宣传。社区组织多次集中专业培训,覆盖社区、物业、网格长等关键人员,并开展集中宣传与投递卡发放行动,有效提升居民知晓率。
明南社区则组建了由社区干部、物业、居民代表构成的专项小组,采用“线上问卷+线下访谈”双渠道深入调研,精准把握居民投放习惯与痛点。科学规划智能箱建设点位,并严格履行向业委会报备及现场公示程序,保障工程合规顺利。同时,充分利用网格群、楼道口公告、社区电子屏等多形式进行动员宣传,确保居民意见贯穿项目始终。
针对居民使用智能箱可能遇到的困难,两社区均创新引入志愿力量提供贴心服务。东海花园社区在智能箱上线初期,创新引入由党员、退役军人、妇联执委等组成的“帮帮团”,开展为期两周的早晚高峰驻点指导。他们采用“2+2”分步上线策略,督导员与志愿者现场耐心讲解演示操作流程,同步完成投递卡发放与住户信息登记,显著降低居民使用门槛。
明南社区则针对其“四多”(老年人多、失业人员多、弱势群体多、外来人员多)的特点,特别组建“入户帮志愿团”。由网格长带队,“点对点”“手把手”上门为百余位特殊居民提供教学服务,有效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在居民领取投递卡时,社区还现场演示操作并发放宣传册,引导手机绑定,确保服务无遗漏。
明南社区在智能箱运行阶段,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下的“居物业”三方协同作用,创新采用“1+1+1”模式(示范、引导、纠错),在启用初期重点提升厨余垃圾分类准确率。为确保长效运行,他们建立了每月一次的社区、物业、业委会垃圾分类工作例会制度,及时复盘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市区成效评估数据、制定针对性改进方案并狠抓落实,这套机制持续提升了厨余垃圾分出率与设备使用率,实现了常态化高效运行。
多元共治的实践结出了丰硕成果。东海花园社区通过两周驻点指导及后续一个月稳定运行,投递卡发放率成功突破90%大关,居民对智能箱的日最高使用人次达到约900,参与热情持续高涨。
明南社区累计投递户数超过1500户,厨余垃圾分出率稳定在30%左右。更为可喜的是,两个社区居民的自觉分类意识均得到显著增强,社区整体环境质量得到了实质性提升。
这种“居民事居民议、多方齐助力”的新模式,有效汇聚了民智民力,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自治组织、志愿力量的专业与热情,成效也更扎实、更可持续,为正在实施的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全品类智能箱的推广、共建共享美好人居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来源:宁波市市容环境卫生指导中心(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中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