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娱乐·(NineGame Sports)官方网站-九游无处不在

何以“还水于民”?从“两滩七湾”看南昌的山水城变-九游娱乐官方网站
010-88227633
13685562236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九游娱乐官方网站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广平大街9号8幢6层6207室
手机:13685562236

咨询热线010-88227633

何以“还水于民”?从“两滩七湾”看南昌的山水城变

发布时间:2025-07-24 18:42:34人气:

  

何以“还水于民”?从“两滩七湾”看南昌的山水城变

  当盛夏骄阳穿透云层,赣江水面泛起粼粼碎金,红谷滩凤凰湾的细沙间,孩童嬉闹声随浪花起伏;摩天湾的排球网前,青春身影在阳光下跃动……这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滨水长卷,正在赣江之滨徐徐展开。

  作为全国首个沿江25公里全线开放的天然泳场群,“两滩七湾”不仅承载着南昌人“家门口看海”的朴素愿望,满足南昌人爱水亲水的需要,而且以“城市客厅”的角色重塑人水关系,把城市的水资源等自然景观展示出来,巩固了南昌网红城市的地位。

  “以前想带孩子玩沙戏水,得开车到郊区,现在走几步就到了。”这个夏天,家住红谷滩凤凰洲的刘女士,经常带着儿子到凤凰湾堆“城堡”。这片沙滩经生态改造后保留了原始滩涂的肌理。细软的沙粒在阳光下泛着金光,与远处的高楼大厦形成奇妙对话。

  “九游娱乐的安全性怎么样?”

  沿着江岸向南,摩天湾的沙滩排球场已传来阵阵喝彩。身穿彩色泳衣的年轻人在排球网前腾跃,汗水与江水交织,岸边的观众席上,举着应援牌的姑娘们笑声清脆。这里不仅是运动场,更是潮流聚集地。网红相框、彩虹门道等打卡点吸引年轻人排队拍照。市民丁涵艳感慨道:“感觉像在海边,有沙滩足球、排球,还有摩天轮当背景,孩子能玩一整天。”

  “九游娱乐的安全性怎么样?”

  在龙沙湾,夕阳为绵延1100米的沙滩镀上金边。英雄大桥冬泳队的百名成员带着孩子跃入水中,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这片南昌最大的天然泳场,未来将举办沙滩排球赛、帐篷音乐节等活动。市民张序军抱着孙子站在浅水区,笑着对记者说:“原来带孩子游泳要跑去游泳馆,现在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天然泳场,幸福感满满。”

  这种幸福感源自南昌不断推进的“三还”(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及北扩工程。去年,滕王阁景区北扩工程拆除围墙1.2公里,将景区变为开放式城市客厅;秋水广场游船码头改造让市民可乘船直达滕王阁;马咀山生态公园建设将工业遗址转化为亲水空间。数据显示,赣江两岸公共空间开放率达85%,市民步行15分钟即可抵达亲水区域。

  在青洲湾的生态监测站,工作人员正通过大屏幕观察水下机器人传回的实时画面。苦草在水中舒展叶片,鱼群穿梭其间——这幅生机盎然的画面,是南昌生态修复工程的真实写照。作为全国首个沿江25公里全线开放的天然泳场群,如何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最为关键。

  记者走访多个泳场后发现,泳场沙滩上不见突兀的固定建筑,取而代之的是每走50米就能看到的智能垃圾分类箱,专职保洁员的身影也随处可见。得益于优良的水质,天然泳场均不设淋浴间,游后身上没有残留物的不适感,游客可享“起身即感清爽”的独特体验。同时,属地职能部门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实时掌握水质变化,确保水质安全动态可控。

  在泳场建设中,采用“微干预”策略,在岸线加固时选用透水性生态石笼。这种由天然石块与高强度聚合物编织而成的结构,既可有效防止江水冲刷,又能为水生生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在九龙湾,设计师保留3处天然沙洲,通过栈道串联成“水上迷宫”;游人穿梭其间,可见江鸥在头顶盘旋、鱼儿在浅滩跳跃,真正践行“生态优先、最小干预”的理念。

  事实上,“两滩七湾”的生态实践得以成功,离不开一项更大的工程——赣抚尾闾工程。这项总投资170亿元的工程,通过构建“四坝三闸”枢纽体系,使赣江水位常年稳定在黄海高程15.5米。老官洲、裘家洲生态修复项目让昔日荒滩重现生机,十桥同架工程打通城市脉络,六坝共筑工程织密防洪网络。数据显示,赣抚尾闾工程实施后赣江水流平缓度提升40%,水体自净能力增强35%,为天然泳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南昌,“襟三江而带五湖”,生态优美、水资源丰富,拥有“一江十河串百湖”的发达水系网络,水域面积占全市面积的29.78%。

  南昌的城市发展始终与水共舞。城外,赣抚尾闾综合整治工程通过构建“四纵三横”水系格局,不仅将赣江下游防洪标准提升至可抵御50年一遇洪水,更稳定了水位、提升了通航能力,千吨级船舶可顺畅通航,为航运经济注入活力;城内岸上,“三还”工程重塑滨水空间,滕王阁景区北扩后,滨江步道南北贯通,沿线“豫章十景”尽收眼底。为了实现全域水系动态监测,该市通过实施“清淤净水”“雨污分流”“智慧水务”等工程,赣江水质稳定在三类以上,为水上运动提供了基础保障。

  每到重要节点,赣江中心的烟花秀在网络霸屏;2024年、2025年接连举办的千人横渡赣江活动,不断刷新“参与人数、年龄跨度”两项纪录。不仅是江中,在城市的湖泊中,龙舟训练基地、桨板俱乐部、皮划艇学校等12处水上运动场所常态化开放,年均服务市民超50万人次。同时,南昌承办多场全国性龙舟赛事和皮划艇赛事。

  随着泳场开放,更大的滨水蓝图正在南昌展开。南昌市交投集团党委副书记陈皓介绍:“南昌不仅要打造游泳场所,更要创造亲水生活方式。”在摩天湾,水上摩托艇、快艇等业态即将上线;七星湾的足球场、篮球场已开始预约;青洲湾的原生态湿地将成为城市观鸟圣地。

  眼下,这场以水为媒的城市实验,正悄然重塑南昌这座城市的发展密码。市民三三两两坐在遮阳棚下,江面桨板划出优美弧线。当夜幕降临,龙沙湾的智能灯光系统次第亮起,沙滩变成璀璨的星河。赣江正以全新姿态融入市民生活,成为触手可及的诗意存在。(记者 康春华 郑 莹 实习生 郭禄阳)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