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9日电 (记者李博)最近,北京城市副中心通运街道荔景园社区安装了智能垃圾回收机,居民纷纷前往“尝鲜”。
52岁的社区居民王文素阿姨拿着快递包装盒和矿泉水瓶来到回收机前,她根据屏幕上的提示,通过手机微信扫码,投递仓门自动开启,王阿姨将包装盒和矿泉水瓶依次投入回收机中。
“虽然是智能设备,但操作起来一点都不复杂。对于老年人,工作人员会一步一步耐心教他们操作。有了这个新设备,垃圾分类更细了,环境也变得更好了。”王文素说。
智能设备更是受到小朋友们的欢迎。12岁的杜玥萱从设备还在安装调试时就盼着早一天使用了,回收机正式启用后,她赶紧抱着家里积攒的饮料瓶,还有旧书、旧衣服等物品前往投放。
“以前家中闲置的东西会当垃圾扔掉,有了这个设备,把可回收物的东西投进去,它会自动称出重量,还能换零花钱,我已经通过投放换了20多块钱了。”张玥萱说,“这个设备环保而且使用方便,我好多朋友都在用。”
通州区通运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赵子坤介绍,为响应市、区两级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和可回收体系建设号召,通运街道组织了多场调研活动,引入了“爱回收·爱分类”智能回收模式,该模式利用智能回收机、中转站和分拣场实现可回收物分类收集分拣。
“运营方和居民可以通过手机查看回收箱里的情况,显示红色是接近满仓状态,清运员会立即赶来清理,恢复绿色未满仓状态。”赵子坤说。
智能回收机于今年5月底启用,居民通过注册后,经过简单操作,将符合回收规定品类的低值可回收物投入到箱体内,即可根据投递重量,再将积分发放到相应账户里,后续居民可进行提现。
目前,通运街道已在辖区31个小区投放了40台智能设备。赵子坤说:“设备使用后居民可及时处置家中可回收物与闲置物品,降低了楼道等区域废品堆积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街道、社区还不断开展垃圾分类检查与宣传活动,为居民普及垃圾分类政策,引导大家从自身做起,坚持做好垃圾分类投放。”
赵子坤表示,未来,街道将根据回收机使用情况,逐步扩大该回收模式推广覆盖面,进一步实现垃圾精准分类,同时让更多居民享受便捷、智能的环保服务,提升主动垃圾分类的意识。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