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
1.提高思想认识。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认识,把分类工作融入到机关党建、文明创建、节约型机关建设的重要内容。各机关要进一步完善本系统、本单位垃圾分类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对下属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部署和指导,齐抓共管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落实。
2.抓好工作落实。各单位要对垃圾分类工作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加大分类设备设施投入力度,满足精细化分类的工作要求和需要;要落实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主体责任,强化统筹,细化措施,特别是混合办公的单位,要积极与物业服务企业密切沟通,明确职责分工,共同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3.注重宣传引导。各单位要加大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力度,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利用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活动契机,用好微信公众号、各类短视频、部门网站等渠道强化宣传报道,及时挖掘上报本系统、本单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垃圾分类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形成浓厚氛围,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垃圾分类。
1.合理布局设施。各单位要因地制宜,合理布点垃圾厢房或集中收集点。各区域分类容器配置,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配齐配足,同时要按照便于投放的原则,在垃圾箱房、内部道路、楼道、办公室、食堂等公共区域,根据空间、人数和工作需求,合理设置投放或收集容器。
2.推进精细分类。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要率先全力推进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工作实施,在内部广场、大厅、通道等公共区域,按照玻璃、金属、塑料、纸张等设置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容器,扩大覆盖范围和区域,进一步提高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3.规范收运渠道。各单位要按照分类要求,规范投放各类生活垃圾,规范四分类垃圾收运处置物流渠道,加强与生活垃圾收运单位之间有序衔接,收运处置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或机构开展,重点加强湿垃圾、有害垃圾规范化收运监管,避免出现混装驳运现象。
1.开展专业培训。各单位要组织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强化干部职工对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干部职工垃圾分类参与度和精准度,切实提升分类意识和投放质量。充分发挥保洁人员作用,强化日常管理和专业培训,注重责任意识培养,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作业规范。
2.推动源头减量。以倡导绿色生活、创建节约型机关为契机,大力推行绿色办公和无纸化办公。加强机关食堂餐饮节约用餐管理,反对并制止食品浪费,推动开展“光盘行动”。有条件的单位建设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设备,持续推动食堂餐厨垃圾就地无害化处理。
3.发挥示范引领。科教文卫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充分依托自身优势,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发挥宣教阵地作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推广及志愿者活动。通过党政机关做表率、事业单位做示范,引导社会各界主动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切实发挥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示范引领作用。
1.开展自查自纠(2024年8月25日—9月10日)。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查摆问题、认真对照有关标准要求,结合市区两级第三方测评结果等,开展自查自纠,尽快查漏补缺,推动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各机关要对下属事业单位强化垃圾分类日常实施情况的管理监督和检查考核,抓好整改落实,确保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先担当。
2.开展督促考评(2024年9月10日—11月30日)。区绿化市容局、区机关事务局将加大督察检查力度,联合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效开展检查督查和日常暗访,及时通报检查和整改情况。加强案例通报,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作用,提升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督促分类不达标单位整改,推动全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开展。
3.形成长效常态(2024年12月1日-长期)。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既是生活垃圾分类的践行者,也是推动者,要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带头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强化日常精细化管理,持之以恒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确保市、区两级垃圾分类工作的部署要求得到全面落实,带头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