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于璐 记者 李殷枫 实习生 李婧琦)AI智能探头识别,无人督导也能正确投放厨余垃圾;独立IC卡“一户一档”,精准称重汇总数据,提高垃圾投放效率……3月13日,南京市鼓楼区湖南路街道狮子桥商业街智能垃圾分类体验中心正式启用,为商户提供了更便捷的垃圾分类体验,厨余垃圾收运实现进一步智能升级。
记者了解到,狮子桥商业街全长300多米,北接湖南路南至云南北路,是湖南路商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商铺林立,人员流动密集,每日产生的垃圾量庞大。为此,鼓楼区城管局积极探索创新模式,改造完成了商业街垃圾分类体验中心。中心搭载行业领先的物联网技术矩阵,集成智能感知系统、智慧管理平台、数据驱动优化、生态保障措施等核心模块。通过划分管理区、称重区、投放区、清洗区等功能区域,有效提升垃圾分类效率。同时,安装智能开盖、称重、除臭、清洗清毒等设施,实现垃圾分类全过程智能化一体化管理。
“根据商户厨余垃圾的投放习惯,我们设计了换桶式和并桶式两种投放方式。换桶式投放厨余垃圾的商户的垃圾桶桶盖上印有对应商户的英文字母,桶身装有RFID芯片,商户将装满的垃圾桶放至地秤上,芯片朝向墙壁上识别器,打开桶盖,点击控制台上‘投放’按钮,待自动识别称重后,将桶放至厨余垃圾中转区,最后在备桶区领取干净的标有对应商户字母的桶带回店内继续使用;并桶式投放厨余垃圾的商户将自家产生的厨余垃圾用容器装好后放至地秤上,对准AI智能探头,在控制台上点击‘投放’按钮,使用小程序内的商户二维码或每家商户独立的IC卡在控制台上的识别口进行识别,语音提示称重完成后,将厨余垃圾倒入桶盖上标有字母‘S’的厨余垃圾桶内,即完成并桶式投放。”鼓楼区湖南路街道城管执法中队队员周涛介绍,通过监控设备和AI识别探头,一旦发现不规范的投放行为,执法人员将进行上门教育和劝导。同时,设立垃圾分类红黑榜,对积极参与且认真执行的商家予以表彰,对表现不佳的商家进行曝光并督促改进,切实落实常态长效机制。此外,垃圾分类体验中心还为市民提供参观体验,提升市民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和参与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