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城市会被AI治理得更好吗?在广州黄埔区,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2025年,黄埔区通过深度应用物联网和AI大模型技术,正在构建一个高效、智能的城市治理体系,为超大城市治理树立了新的标杆。
近年来,黄埔区城管局在城市治理中引入了“物联网+AI大模型”技术,搭建了“分类管理云平台”。这一平台实现了生活垃圾的智能化分类管理,包括‘垃圾分类云宣传’‘投放点位云监管’‘投放过程云督导’等模块。通过这一系统,黄埔区的垃圾分类违规投放占比从约12%下降至10%,展现了科技赋能城市管理的显著成效。
在2024年,黄埔区完成了15座生活垃圾收集站和5座垃圾压缩站的改造升级,进一步改善了居民区周边生活环境。此外,全区完成了7.1公里路段的541块户外招牌优化提升工作,建立了全区户外广告三维地理信息和超1万块招牌电子档案,实现了直观监管。
2025年,黄埔城管将聚焦城市环境品质提升,深入推进环卫保洁精细化管理。通过‘无人机扫’试点工作,黄埔区进一步提升了环卫保洁的效率和质量。同时,黄埔城管还将深化非机动车规范停放工作,建立完善共享单车停放秩序长效管理机制,以良好的城市风貌迎接重大赛事和活动。
在社区治理方面,黄埔区城管局推出了‘社区绣花’行动和‘门前三包’各方行动,切实解决居民房前屋后急难愁盼问题。通过这些举措,黄埔区的城市‘颜值’和居民生活品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在燃气安全方面,黄埔区城管局通过推广燃气智能表和可燃气体报警装置,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用气的安全性和便捷性。2024年,黄埔区完成了6.58公里老旧管网改造,新覆盖用户2.74万家。2025年,黄埔城管将继续推动管道燃气发展,持续开展‘五进’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燃气管道覆盖率。
在垃圾分类方面,黄埔区城管局通过健全‘志愿+’工作模式,让志愿者成为垃圾分类的宣传者和助力者。2024年,黄埔区6000余名志愿者共完成5.3万小时的志愿服务,进一步推动了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
黄埔区的成功实践展现了科技赋能城市治理的巨大潜力。通过深度应用物联网和AI大模型技术,黄埔区不仅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未来,随着量子计算和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城市治理将迈向更高的智能化水平。
你认为未来城市治理的终极形态会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