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您已进入视频监控区域,请将垃圾正确分类投放。”伴随着智能语音提示,居民王先生将垃圾准确投放进相应的垃圾桶中。
2023年,北京市大兴区瀛海镇进一步突破垃圾分类工作治理瓶颈,构建垃圾分类智能管理系统,科技赋能垃圾分类工作。瀛海镇在辖区45个小区全面改造升级垃圾分类桶站,增加人工智能算法人脸识别、语音督导、垃圾落地监控及红外线感应灯等,在居民投放垃圾过程中,引导指导居民自觉落实家庭生活垃圾源头分类。
依托智慧管理系统,瀛海镇还建立了自己独有的一套垃圾分类综合考评机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将各类垃圾分类及桶站环境问题记录存档,实时通过APP派发至相应小区物业负责人,督促在20分钟内完成整改。未按时限完成整改的,系统自动记录,并按相应分值进行扣分。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可以看到本小区每天、每周工作的落实在全镇的排名情况,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同时,全镇以小区为单位,将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助力物业服务企业掌握本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短板,做到“问题有台账、整改有反馈、分析有画像”。
此外,在日常管理中,物业服务企业可随时掌握每个桶站的使用频率和满冒率,为优化桶站位置及数量、调整垃圾收运频次,提供了分析依据,提高了治理效率,降低了居民对桶站环境类问题的诉求案件数量。针对不分类或分类不准确的居民,以该系统视频监控抓拍为依据,开展精准的上门宣教和执法,促进了日常管理和平时考核深度融合。
以“智”促“治”,瀛海镇成为全市第一个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化监管全覆盖的镇街,2023年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综合考评成绩位居大兴区乡镇组第一。
自2020年5月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实施以来,瀛海镇始终以为群众办实事为着力点,不断改善社区环境,完善居民分类体验,系统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做到了分类设施建设达标率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9%以上、厨余垃圾分出占比率20%以上,逐步实现了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管理目标。
在不断巩固“硬支撑”的同时,瀛海镇还持续强化文明新风“软实力”的激活。坚持发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一正四副、五位一体”治理格局和“三包联、三结对”共建机制作用,政企联动强化垃圾分类“红色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小手拉大手”作用,通过“垃圾分类亲子承包楼”志愿服务等举措,筑牢“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栋楼,一栋楼带动一个小区,一个小区带动一个镇,一个镇带动一座城市”的理念;全镇各社区集思广益,不断挖掘居民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涌现出了垃圾分类“楼门文化”、“拉家常”议事会赋能垃圾分类、垃圾分类亲子承包楼、垃圾减量日等优秀的经验做法。
河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明确管道检修维护责任主体,严禁违规发包转包有限空间作业,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全面加强市政设施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防范生产事故。
近年来,山西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引领,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发展保障体系,推动城市和县城绿色低碳建设,加快城乡建设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日前,天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印发房屋建筑工程造价估算指标,这是天津市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在合理确定和测控房屋建筑工程投资、满足建筑市场对建设工程造价投资估算需求方面的一项专业探索。
记者日前从重庆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获悉,第二批“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项目15个已全部完工。至此,重庆“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项目已建成29个。
湖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通报,重庆某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株洲市芦淞区龙泉路荷叶二村进行污水治理工程管线沟槽开挖施工中,将市政燃气管道损坏,危及管网运行安全。
日前,第五届广州国际智慧物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广州物博会”)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住房部门嘉宾、行业代表、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
风里雨里 我们坚守在这里——台风“贝碧嘉”过境 上海、苏州环卫系统全力做好环境保障工作
智慧城市与空间规划、人居设计、绿色建材与低碳制品等本科专业,拟新增53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