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婷婷 通讯员 鼓城)“本次投放8.45公斤垃圾,已完成分类。”日前,在鼓楼区中央门街道工人新村农贸市场,一位商户刚把一筐择剩的菜叶倒入垃圾桶,电子屏便实时显示投放数据并自动关联商户信息,上传至管理平台。通过智能称重、溯源管理等数字化手段,这座南京首个农贸市场垃圾分类体验中心的正式运营,让农贸市场每天的垃圾有了新的“旅行”方式。
今年4月,鼓楼区启动工人新村农贸市场垃圾分类提档升级工作,通过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力求扩大垃圾分类辐射引领效应。如今,这个全新垃圾分类体验中心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工人新村农贸市场位于中央门街道许府巷金贸花园,经过2020年、2024年两次升级扩建改造,现已建成为超5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农贸市场,经营范围涵盖食品销售以及各类农产品零售等。市场设有100余个蔬菜和食品销售摊点,日均收运厨余垃圾量约0.5吨。
如何通过智慧化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这些厨余垃圾的高效收运与清洁化处理?这个垃圾分类体验中心不仅配备了AI智能监管、物联网数据传输等前沿技术,还通过减免5%月租金等激励方式,让商户从“被动分类”转向“主动参与”,让“菜篮子”和智慧绿色“生态屋”实现了协同运营。
此次新建成的垃圾分类体验中心位于农贸市场二楼和三楼,可使用总面积有37.25。作为核心亮点,体验中心搭载了行业领先的物联网技术矩阵,将智能感知系统(智能称重、二维码/IC卡/RFID识别)、智慧管理平台(小程序云端协同、AI 智能监管)、数据驱动优化(大数据分析)等核心模块进行整合,形成了一套高效协同的智慧管理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最新使用的生活垃圾全过程分类智慧感知平台通过接入各类智能设备,搭建起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同时融合AI分析、大数据统计及物联网传输技术,构建起“物联网+垃圾分类”的一体化管理体系。
“这就好比给设备装上‘智慧大脑’,让它可以‘扫一眼’就能识别分类对不对,就像‘老会计’一样,把每天的垃圾数据算得明明白白,哪里分得好、哪里要改进,在平台上都可以一目了然。”鼓楼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套‘物联网+垃圾分类’的‘组合拳’打下来,连扔垃圾都变得科技感十足。”
“以后再也不用捂着鼻子倒垃圾了。”一位熟食摊主对这里赞不绝口。据了解,这个中心配套了完善的清洁设施,同时搭配除臭杀菌设备与冷风系统,营造出干净整洁的集中投放环境,让传统农贸市场令人头疼的异味问题成为历史。鼓楼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创新垃圾分类模式和方法,推动区域垃圾分类工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迈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