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垃圾分类理念真正走进家庭、融入日常生活,潞城镇在清韵北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镇生态环境事务中心依托“文明银行”基层动员服务体系,发动辖区亲子家庭组成“垃圾分类宣传小分队”,通过趣味互动、实践体验等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垃圾分类知识在亲子协作中传递。
活动通过互联网家园“文明潞城”APP定向招募亲子志愿家庭,吸引近百名家长和孩子参与。在清韵北里一至四区,身穿志愿马甲的“小宣传员”与家长搭档,向居民发放垃圾分类知识清单,用童言童语讲解分类技巧。
“塑料瓶是可回收物,纽扣电池要放进红色垃圾桶!”孩子们认真的讲解引得居民连连点赞。一位家长表示:“孩子在家主动监督我们分类,参加活动后积极性更高了,现在全家都养成了习惯。”
现场设置了“垃圾投掷小卡片”“环保拼图”等趣味互动游戏。来往居民将印有垃圾名称的卡片投入对应垃圾桶,或拼出分类标识,在游戏中轻松掌握知识。
此外,“塑料瓶回收挑战”成为亮点,大家手持环保袋,在社区开展塑料瓶回收竞赛。一名参与的小朋友兴奋地说:“我和妈妈捡了20个瓶子,它们都能‘变废为宝’!”“5个空瓶即可兑换好礼”的机制,既激发了居民参与热情,更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活动还设置垃圾分类咨询台和绿色承诺墙,亲子家庭与工作人员共同解答居民疑问,并引导大家在承诺墙打卡,鼓励大家从清洁楼门等小事践行环保理念。
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增强了居民的环保意识,也为潞城镇的绿色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通过孩子带动家庭,家庭影响社会,这种模式让宣传更有效。”镇生态环境事务中心负责人介绍。
下一步,潞城镇将以亲子志愿活动为纽带,探索更多贴近群众生活的宣传形式,推动垃圾分类从“新风尚”变为“日常习惯”,携手共建绿色宜居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