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下午,普陀区迎来了一场关于生活垃圾管理的调研活动。市绿化市容局生活垃圾管理处处长王永文带队,调研团队包括了曹杨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许春辉、宜川路街道主任岳驰宇等多位领导。此次调研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普陀区在垃圾分类管理方面的创新举措,以及如何通过智慧管理提升垃圾分类的效率和参与度。
调研的第一站是长征镇城运中心,王永文处长一行认真查看了智慧收运线路的运行机制。通过“一网统管”系统的升级,清峪路沿街商铺的垃圾收运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的2.0版本。公交站牌式的交付点位结合微信小程序的提醒功能,让商户能够准确掌握清运车辆的到站时间。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垃圾收运的效率,还为商户提供了更加贴心的服务体验。
在调研过程中,王永文处长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微信小程序的建议,尤其是引入“响铃”提醒装置,以确保商户不漏投垃圾。他强调,垃圾分类管理要融入“多格合一”的模式,推动三项突破:深化“网格+商户+居民”的互动机制,探索“绿色考评”与商圈经营的挂钩机制,打造“商居共治”的新范式。通过这些措施,普陀区希望能够提升沿街商户的垃圾分类参与率和准确率。
另一亮点是宜川街道的420惠民回收服务点,以“环保绿+铁路蓝”为主题设计,融合资源回收、科普教育与社区服务功能。站点不仅是垃圾分类的参与地,更是知识普及和社区活动的中心。王永文处长建议进一步丰富服务内涵,增设咖啡休憩角,营造浓厚的生活气息,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时尚生活的象征。
在曹杨街道办事处,调研团队还听取了关于量子城市先导应用场景的汇报。这一数字化技术应用整合了社区生活服务与垃圾分类科普,致力于为居民提供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体验。王处长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强调要通过技术手段优化AI算法,提升与市民的互动性,从而实现更精准、高效的垃圾分类管理。
在推动垃圾分类的过程中,王永文处长呼吁机关单位积极践行“每天节约一张纸,每年节约5斤碳”的倡议,力求从源头减少资源浪费,推动节能减排。对于提升垃圾分类的便利性和准确性,他认为需要探索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在租户租赁过程中引入垃圾分类承诺,强化租户的环保责任意识。
展望未来,普陀区将继续深化垃圾分类的精细化管理,推动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围绕“资源化、绿色化、精细化、智能化、惠民化”的目标,创新治理模式,为打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而不懈努力。通过这样的努力,垃圾分类不仅将成为城市管理的一部分,更将成为每位居民生活中的一种新时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